外延片与晶圆的区别(晶圆制造工艺流程)

科创板 (82) 2023-12-13 03:55:06

外延片与晶圆的区别及晶圆制造工艺流程

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半导体产业成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。而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,外延片和晶圆是两个重要的概念。它们在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和芯片制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本文将重点讨论外延片与晶圆的区别,并简要介绍晶圆制造工艺流程。

外延片与晶圆的区别(晶圆制造工艺流程)_https://www.ljyuan-tech.com_科创板_第1张

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外延片。外延片是指在晶体生长过程中,将一种晶体材料生长在另一种晶体材料的表面上,形成一个不同晶格结构的薄片。外延片的特点是具有与生长基底相同或相似的晶格结构,因此它可以实现不同材料之间的衔接。在半导体领域,外延片常用于制备异质结构,比如在硅晶圆上生长砷化镓、磷化铟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。

而晶圆是指用单晶硅材料制成的圆盘状基板。它的特点是具有高纯度和良好的晶体结构,可以用作半导体器件的基底。晶圆的直径一般为几英寸至几十英寸,常见的有4英寸、6英寸和8英寸等。晶圆制造的过程非常复杂,涉及到多个步骤,下面将简要介绍晶圆制造工艺流程。

晶圆制造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。通常使用的原料是高纯度的多晶硅,通过特殊的熔炼和提纯过程得到。然后将多晶硅材料加热到高温,使其熔化成单晶硅。在熔化过程中,还需要添加一定的掺杂物,比如磷或硼等,以调整硅材料的电子性质。

第二步是单晶硅的生长。在单晶硅熔体中,将一个小的单晶硅种子放入其中,然后缓慢提升温度,使其逐渐凝固。通过控制温度和凝固速度,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单晶硅。在凝固过程中,还可以通过控制加热区域的形状和大小,来控制单晶硅的直径和厚度。

第三步是晶圆的切割。在单晶硅凝固后,将其切割成薄片,形成晶圆。切割时需要非常精确,以获得所需的晶圆直径和厚度。

第四步是晶圆的抛光。在切割后,晶圆表面会有一定的粗糙度和杂质。为了提高晶圆的平整度和纯度,需要进行抛光处理。抛光过程中使用特殊的研磨和化学溶液,将晶圆表面的不均匀性和杂质去除。

第五步是晶圆的清洗和检验。在抛光后,晶圆需要进行清洗,以去除表面的残留物和污染物。清洗后,还需要对晶圆进行严格的检验,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。

最后一步是晶圆的包装和测试。将制造好的晶圆进行包装,以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损害。然后将晶圆送到芯片制造厂进行下一步的工艺步骤,比如光刻、薄膜沉积、离子注入等,最终形成成品芯片。

综上所述,外延片和晶圆在半导体制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外延片用于制备异质结构,而晶圆则是半导体器件的基底。晶圆制造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、单晶硅的生长、晶圆的切割、抛光、清洗和检验、包装和测试等多个步骤。这些步骤非常复杂,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,以确保晶圆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。

THE END

发表回复